原標題:馬航客機失聯事件顯露未來南海合作或將升級
  國際在線報道:據新華社消息,馬航客機失聯已經進入第六天。包括中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乘客的機上239人依然生死未卜。多國在南海海域緊急聯合搜救馬航失聯客機的行動規模與強度是史上罕見的,這起意外事件很大程度上也顯露出南海合作未來有加快升級的趨勢。
  中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美國等超過10個國家和地區,組織軍民力量從空天和水面水下,對客機可能墜落的南海海域展開立體式拉網搜救。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說,此次搜救行動的規模和強度在歷史上是罕見的,但是,從機制化的組織協調層面來說,它也表明,在南海地區進一步加強各國間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他表示,積极參与此次搜救的各方如果能夠做到協調一致、統一行動、分工明確、優勢互補,那麼,搜救行動的效率與質量就會大大提高,人的生命安全也就會相應多幾分保障。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去年10月在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上倡議,制定“中國-東盟救災合作行動計劃”,加強與東盟災害管理人道主義救援協調中心的聯繫,願提供5000萬元人民幣用於防災救災合作。中方願與東盟國家建立海上執法機構間的對話交流機制,開展人員培訓、聯合巡航等合作。2011年11月,中國政府決定設立3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其中,首批落實的17個項目中就包括海上搜救合作。
  自2004年底印度洋海嘯以來,東亞及東南亞地區國家防災減災意識在提升,合作願望不斷增強,這已成為中國和東盟國家合作的一個重要領域。
  分析人士說,中國倡議的東亞地區合作中涉及防災救災領域內容很多,因為這一領域合作機制的建立容易引起各方的共鳴,相對容易實現,符合各方利益。
  由於存在領土和主權爭議,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南海各方互信機制的建立,以及合作領域的拓寬和深化。
  曲星表示,信任是一個過程,但國際合作不能等待完全實現信任後再開展,特別是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的防災救災、搜救救援等人道主義合作應優先開展起來。
  中國與東盟各國於2002年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明確表示,在全面和永久解決爭議之前,有關各方可探討或開展合作。其中包括的領域就有海上航行和交通安全、搜尋與救助。
  曲星表示,依據國際救災慣例與經驗,軍方設備最先進、人員訓練最有素,其參與可以大大提升救援效果。此次,馬來西亞、越南允許別國艦機進入自己的領海領空實施搜救行動,表明相關國家秉持人道主義精神促進救援合作。
  李克強總理去年10月接受東盟國家媒體採訪時指出,中國-東盟關係未來著力點和增長點有七個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加強安全領域交流與合作,完善中國-東盟防長會議機制,在防災救災、網絡安全、打擊跨國犯罪、聯合執法等非傳統安全領域深化合作。
  曲星說,“基於人道主義的救援救助合作,今後將成為南海地區各國合作機制創建與升級的重要契機與突破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t87vtvvd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